一、研究所簡介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隸屬廣東省科學院,為其骨干科研院所,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研究所主要圍繞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重點傳統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及國家重大工程對產品開發及裝備性能不斷提升的需求,面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機械、電力、礦山、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領域,開展熱(冷)噴涂技術、鋁鎂輕金屬材料、真空鍍膜技術、金屬基復合材料、激光制造技術、高性能粉末冶金和表面分析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研究所形成了以周克崧院士和潘復生院士領軍的高層次人才團隊。依托研究所建立了13個國家和省部級科技創新及基礎條件平臺、2個國際合作平臺、20余個產學研合作平臺。研究所硬件設施先進完善,擁有國內最齊全、最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設備,以及國內金屬材料覆蓋最廣、技術路徑最全的金屬粉末研制裝備。
研究所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廣泛且緊密的合作關系,建立了碩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先后承擔了近700項科研項目(國家支撐、國際合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市重大、重點科技攻關等項目),開發出多種高性能涂層產品、金屬材料粉末及構件,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04項,在推動行業技術進步、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為國家和省市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形成了相當的影響力。
二、專業技術方向
1.熱噴涂技術方向:開展高溫功能涂層、耐磨耐蝕涂層、新能源與生物環境、冷噴涂功能涂層及再制造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2.真空鍍膜技術方向:開展機械功能耐磨減摩薄膜、高溫防護涂層、防腐涂層、特種功能薄膜及器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3.激光制造技術方向:開展金屬、陶瓷、生物增材制造(3D打印),激光熔覆、激光再制造和激光表面精細化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4.特種鋼鐵及復合材料方向:開展耐磨/熱/蝕鑄造特種鋼鐵、高品質變形鋼、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5.鋁鎂輕金屬材料方向:開展先進鋁合金材料、先進鎂基材料、輕質高熵合金材料的設計與開發、制備與加工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6.粉末冶金材料方向:開展金屬粉末制備技術及裝備開發,金屬注射成形、金屬磁粉芯、鎂合金粉末冶金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7.材料計算與數據方向:面向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表面工程,開展材料計算與數據庫建設。
8.材料性能分析與表征方向:開展新材料性能評價與結構表征,材料-環境相互作用與失效分析、材料制備逆向工程等分析研究。
三、人才條件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廣招天下賢士,誠聘有識之士,面向社會招收引進各類人才,杰出科學家,廣東省科學院“百人計劃”A、B、C、D類和特別引進人才,優秀博士和博士后及碩士畢業生。
(一)杰出科學家
作為學科建設的領軍人才,能夠帶領本學科在其領域趕超或者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外籍及發達國家院士,或具有上述相當成就的國內外知名教授,原則上年齡不超過65周歲。
(二)“百人計劃”人才
1.“百人計劃”A類人才
任職于海內外著名大學的教授,或海內外著名研究機構資深研究員,能帶領本學科在其領域趕超或者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的領軍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相當于下列水平人才:
(1)國家級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
(2)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3)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4)省級人才計劃杰出人才或創新團隊帶頭人或南粵百杰或相當級別人才;
(5)國家重大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負責人;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7)國家科技獎勵第一完成人;
(8)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工程中心主任。
2.“百人計劃”B類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以上職稱(或相當職務)的人才,或具有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級職稱的人才,或擔任海內外知名企業技術負責人等職位的高級研發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相當于下列水平人才:
(1)國家級人才計劃青年人才入選者;
(2)“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4)“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或省級人才計劃(工程)領軍人才入選者;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或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
(6)省科技獎勵第一完成人、中國專利金獎或銀獎第一發明人;
(7)海內外知名企業高級研發人才。
3.“百人計劃”C類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擁有正式科研職位,或國內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國內外知名企業技術負責人以上職務,或相當于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省級人才計劃(工程)項目入選者等方面的優秀人才。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1)在《Science》、《Nature》、《CELL》國際頂尖期刊 上發表論文1篇及以上;
(2)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國科學院一區或者在本專業領域頂級期刊發表6篇及以上學術論文;
(3)作為主要執筆人獲得省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不少于3項,或發布省級規劃等咨詢報告3篇及以上;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有2篇及以上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5)其他學術水平與上述條件相當的人才。
4.“百人計劃”D類人才
畢業于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博士,或具有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學習經歷并完成至少一期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員,或工程化領域緊缺人才,或在海內外知名企業擔任部門主管及以上職務且連續工作3年以上的人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 35周歲,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1)近五年內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中科院二區以上或 在本專業領域頂級期刊發表論文不少于5篇(其中中科院一區論文不少于2篇);
(2)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件以上。
(三)“千名博士(后)計劃”人才
畢業于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優秀博士(后),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
(四)“特別引進”人才
由省科學院根據總體發展規劃,針對新建學科、新建機構、 急需學科等領域,面向海內外著名大學的教授、海內外著名研究機構資深研究員、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高級技能人才、戰略管理人才等,特別組織引進的戰略科技人才,年齡不受限制。
(五)具有碩士學位人才
畢業于國內高校、研究所的優秀碩士。
四、招聘崗位及要求
1.崗位名稱:熱噴涂高溫功能涂層研發崗
研究方向:開展航天航空、能源電力、核能利用等領域相關的熱障、環境障、封嚴、高溫抗氧化、改性鋁化物、高溫隱身等涂層以及特種陶瓷粉體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
崗位職責:從事高溫防護涂層和涂層陶瓷粉末的相關技術服務、技術攻關、涂層產品研制等工作。
相關要求:研究生學歷,材料學、特種陶瓷、腐蝕與防護、新能源、機械、化工等專業,博士學位優先。
招聘人數:1人
2.崗位名稱:冷噴涂功能涂層及再制造研發崗
研究方向:開展基于冷噴涂技術的導熱/電/磁、防腐防污等金屬基功能涂層、零部件修復和再制造技術、設備設計及開發等工作。
崗位職責:從事項目研發,相關技術和應用開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博士學位,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機械等專業。
招聘人數:1人
3.崗位名稱:真空鍍膜機械功能耐磨減摩薄膜研發崗
研究方向:開展金屬氮化物薄膜、碳基薄膜、硫化物薄膜和表面滲層改性技術等研究開發及應用推廣工作。
崗位職責:從事真空鍍膜領域的相關項目研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博士學位,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金剛石涂層、真空鍍膜、離子滲方向。
招聘人數:1人
4.崗位名稱:真空鍍膜高溫防護涂層研發崗
研究方向:開展高溫防護涂層的開發及應用推廣工作。
崗位職責:從事真空鍍膜領域的相關項目研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博士學位,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真空鍍膜方向。
招聘人數:1人
5.崗位名稱:金屬材料增材制造研發崗
研究方向:開展生物醫用金屬材料、極端工況材料及復雜結構激光成形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
崗位職責:從事激光3D打印領域的相關項目研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博士學位,材料學、材料加工、機械等專業。
招聘人數:1人
6.崗位名稱:粉末冶金成形技術研發崗
研究方向:面向高端裝備等領域,開展鋼鐵基、銅基、鎳基等材料粉末冶金成形技術研究。
崗位職責:從事銅基、鋁基合金等粉末冶金制件成形技術研究及相關產品開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博士學位,粉末冶金、金屬材料加工等相關專業。
招聘人數:1人
7.崗位名稱:粉體材料研發崗
崗位職責:從事氣霧化、射頻等離子體制粉技術研究及相關粉體材料開發等工作。
相關要求:碩士學位,粉末冶金、金屬材料加工等相關專業。
招聘人數:1人
8.崗位名稱:分析測試崗
崗位職責:負責X射線衍射測試、涂層檢測等工作。
相關要求:碩士學位,金屬材料相關專業。
招聘人數:1人
五、人才待遇
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人才招聘待遇
人才層次 | 薪酬(稅前) | 科研啟動費 | 住房待遇(稅前) | |
杰出科學家 | 面議 | 不少于3000萬元 | 600萬元生活補貼 | |
廣東省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 | A類 | 130萬/年 | 1000萬元 | 300萬元生活補貼 |
B類 | 80萬/年 | 300萬元 | 150萬元生活補貼 | |
C類(正高) | 50萬/年 | 150萬元 | 80萬元生活補貼 | |
C類(副高) | 40萬/年 | 150萬元 | 60萬元生活補貼 | |
D類 | 35萬/年 | 75萬元 | 40萬元生活補貼 | |
進站博士后(2年) | 30萬/年 | 20萬元 | 2500元/月的租房補貼 | |
引進博士(3年) | 25萬/年 | 20萬元 | 2500元/月的租房補貼 | |
特別引進人才 | 面議 | 100-500萬元 | 面議 | |
碩士(3年) | 10~18萬/年 | \ | 1200元/月的租房補貼 | |
注:除以上待遇,還享有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務獎勵等,上不封頂。 |
1.入戶廣州,享有五險一金等。
2.享有法定節假日和帶薪年休假等。
3.提供廣州市公共租賃住房。
4.提供相關業務培訓和各類文體活動等。
六、報名要求
個人簡歷發送至gdsxclhr@gdinm.com,郵件標題注明:博士+應聘的崗位名稱+專業+本人姓名。
七、聯系方式
聯系部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
聯系人:王老師、萬老師??
聯系電話:020-87716005
通信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長興路363號
備注:掃碼關注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查閱“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人才招聘公告”。